金刚经的智慧
2017-04-18 22-08-10 来源: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作者:仁炟法师 点击:次
金刚经的智慧
(2014年4月2日仁炟法师开示于梅州千佛塔寺)
引 言
身处当下,我们急缺的不是金钱,而是智慧。诵《金刚经》能够开启我们的智慧,把烦恼剥离,使自性智慧彰显。有了般若智慧才能够得大自在,除了世间财富、快乐、健康,还能得到圆满的解脱福。
智慧的彰显并非一定要劳师动众,而是在点滴生活中显现。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考验着老板的智慧;日常工作生活,待人接物处处都需要智慧。而佛教的四摄、六度均以布 施为第一,那么,布施与智慧有何关系?让我们一起管窥佛陀智慧的世界,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
第一章 开启智慧之门
神秀大师的两首偈子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这个偈子是神秀大师的开悟偈。神秀大师是禅宗五祖弘忍的高足,是大弟子,他修东山法门,秉承了四祖道信大师一行三昧的修行方法,到了90岁终于破迷开悟。
在他75 岁的时候,五祖弘忍要传法了,传什么?传衣钵,过去用衣钵来做印证的。传给谁?五祖弘忍就下令,说看谁偈子写得好,谁获得心得,就传给谁。神秀是可以代表师父讲法的,他是湖北黄梅东山五祖寺的首座,所以大家让他写。神秀他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看看神秀的偈子没有说话。就有沙弥到后院去告诉惠能,五祖要传法了,都在写偈子。那时候惠能是当义工的,还没有出家,是居士,惠能没有文化,他是文盲。沙弥告诉他神秀写得很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这样我也能写,我说你们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有人给他写上去,也贴上去了。传到五祖弘忍那里,五祖弘忍问,这是谁做的啊,有弟子答是惠能做的。
次日,五祖弘忍悄悄到了后院,看到惠能还在那里舂米干活呢,五祖弘忍拿拐杖在碓上敲了三下,扭头就走了。结果到了半夜十二点,惠能推开五祖弘忍的门进去了,弘忍正在打坐,问:“你怎么进来了?”“师父拄杖三下不是让我三更天来么?”这惠能他有悟性,实际就是等他呢。五祖弘忍大师就给他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言下大悟。弘忍把衣钵传给惠能,让他连夜跑,告诉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后来藏到猎人堆里,藏了十五年。
神秀没有得到五祖的衣钵,因为他没有开悟,他觉得自己修得不好,差得远,他就到荆州玉泉寺继续苦修,又修了十五年。到了90 岁开悟了,作出这个偈子来:“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佛教是心地法门,就在心地上下功夫。神秀和他的弟子,很多人看不起,说他没开悟,他着相、着身、着心。其实,神秀大师是讲渐修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把自己自性、佛性上的尘垢一层一层地剥离掉;“时时勤拂拭”就是把这些尘垢、烦恼一层一层剥离掉,然后让自性显露出来,让佛性显露出来。佛性就是自性,显露出来不就是彻底开悟了么?有些人看不起神秀大师,这是不对的。神秀大师也非常了不起,他被武则天拜为国师,接到皇宫里去,都已经90 岁了。然后神秀大师向武则天推荐六祖惠能,他说五祖的衣钵在岭南惠能那里,惠能很了不起。神秀的修行、他的为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赞叹的。
谁绑缚了你
还有老了开悟的。梁武帝88 岁开悟。梁武帝的时候,有个侯景,是胡人,他假称投降梁武帝,要去攻打北魏。梁武帝是信佛的皇帝,他用佛法治理国家,相信了侯景,给他封了官,把自己梁朝的兵绝大部分都派过去了,让侯景向北方发兵,统一中国,完成大业。结果呢?侯景悄悄地领兵过了长江,因为南京没有准备,连城门都没关,这样打进京城,打进皇宫,把梁武帝俘虏了。俘虏之后,把梁武帝关押在金銮殿旁边一个小房子里面,饿他七天。饿到第六天的时候,梁武帝开悟了,第七天饿死。到第六天开悟,说了两句话:“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妙觉。”
你执着这个有,永远是凡夫的,开不了悟的。菩萨五十二位的最后一位就是妙觉,妙觉就是成佛、成就了。在历史上,八九十岁还能开悟的是不乏其人啊。
还有开悟快的,道信大师14 岁就开悟了。道信大师见到了三祖,三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我来求解缚,三祖说,谁绑着你了?谁缚着你了?四祖道信大师言下大悟。所以说,开悟有早有晚,有顿有渐,总之都是好事。大家只要修行,总是有希望的。但是这个修要如法,要如理如法地修,不能盲修瞎练。
开悟就是明心见性、开智慧,是一种境地。进到这个境地后,会产生一种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般人很难理解和体验到的。正如佛教里常说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开悟的人,已不再被世间诸多妄相所牵制,也不容易被欲望所支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呢?这就是智慧带来的结果。这种智慧,绝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世智辩聪,而是识自本心所获的大智慧。
调伏二十六种烦恼心
智慧对于人生来讲是太重要了。《金刚经》就是一部让人心灵觉醒的宝典,能够让我们反观自心,直面自我,调伏我们每个人狂妄、自私、烦躁、烦恼等等一切负面的心理。
《大乘百法明门论》里面共有五十一个心所。
其中遍行心所五个:触、作意、受、想、思。
别境心所五个:欲、胜解、念、定、慧。
善心所十一个: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心所六个:贪、瞋、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不定心所四个:悔、眠、寻、伺。
由以上六位心所来看,善心所只有十一个,而烦恼却有二十六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善习少而恶习多,善行少而恶行多的原因。
《金刚经》能让我们把这些烦恼的心所调伏,然后变成正面的、阳光的、向上的、快乐的心理心情,能够看破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真理真相,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除法相和非法相,然后明心见性。
人类所缺少的不是财富也不是金钱,所缺少的是智慧。诵《金刚经》就能够开启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烦恼剥离掉,使自性智慧显露出来。有了智慧才能够得大自在,才能得到快乐,才能得到健康。真正的福是什么福啊?是解脱福。不是世间的这种衣食无忧就算幸福了,这是有漏的,当财富没有了,那种幸福不就没有了吗?只有解脱福才是无漏的,才是根本。
《金刚经》句句都充满着无上的智慧,无上的智慧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文,即无上正等正觉,亦称真如、如来、实相、空相、涅槃等。佛陀引领弟子们契入和领悟世间和出世间的真谛。
第二章 妙布施与大智慧
释迦牟尼佛的身教
“托钵乞食”布施福田
《金刚经》开篇伊始,首先讲佛陀的日常生活。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陀穿衣,托钵乞食,吃完饭了把钵收起来,洗洗脚,把座具舒展舒展,铺一铺,然后再开始打坐,这就是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一部非常伟大的佛教宝典上来就说释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好像有点风马牛不相及。都知道“开悟的金刚”,《金刚经》蕴含着佛陀的大智慧,怎么上来就说佛陀的日常生活呢?日常生活跟智慧有什么关系吗?实际有极大的关系,因为这里边就显现了佛陀的智慧。
大家知道菩萨行,就是菩萨修行啊,要修六波罗蜜,也叫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头一项就是布施。释迦牟尼佛到他该吃饭的时候,到舍卫大城去乞食。乞食就是修布施,布施福田。
寺院的功德箱,也叫福田箱,就是让大家种福田的。这个种福田不是像农民种地。农民种地,只是种一季收一季、种一茬收一茬而已。在佛教里面种福田,你种下去以后,会有无穷无尽的收获。按照《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叫“舍一得万报”。你种这一次福田,会有无穷无尽的收获。佛陀托钵乞食就是让人们种福田,这是布施福田让人们种,就是行布施。
“着衣持钵”持戒清净
“着衣持钵”是什么啊?修持戒,这也是戒律。讲经说法要搭衣,这也是戒律要求的。因为生活、吃饭,在佛教看来也是一件大事,它能够滋养我们的身体,能让我们成就道业,所以也是戒律,这是非常隆重非常庄重的事情,要“着衣持钵”。
“次第乞已”慈修忍辱
“次第乞已”就是乞食要次第乞。次第乞食,不能挑挑捡捡,看哪家富上哪家去乞食去,这个也不可以。要次第乞食。多少家啊?七家,不能超过七家,乞到了就乞到了,乞不到就回来挨饿。
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专找富人家乞食。不是他馋,他想啊,这个富人家之所以富,是他们以前种过大福田,为了他们以后还能够富有,所以要修布施。富有的人有时候吝啬,因此,须菩提尊者为了让富有的人以后还能够继续富有,他专找富人家乞食。
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是修苦行,专找穷人家乞食。为什么?他说穷人家之所以穷,是因为他前世种福田种得少,或者没有福田可种,他没种过福田所以才贫穷,为了他以后能够富有,他就到穷人家去乞食,让他们种福田,让他们改变贫穷的命运。
佛陀知道以后,就把须菩提尊者和大迦叶尊者叫来,说:“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不分贫富,次第乞食。”
戒律就是这么制定出来的。佛陀他本人给大家做表率,做榜样,次第乞食。而且,次第乞食是除骄慢修忍辱。为什么这么讲?有的人家不信佛,也可能是外道,也可能家里养了恶狗。你这么一敲门念“阿弥陀佛”,他把狗放出来咬你两口,或者说给你泼一身脏水,或者找几个孩子骂你一顿,这都有可能的。所以说次第乞食是修忍辱除骄慢。
佛陀他本身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如果不出家可以做国王,而且凭着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和能力,他可以统一印度,做转轮圣王。但是释迦牟尼佛为了探索解脱众生的烦恼和觉悟的道理方法,毅然出家,修行修道,何等的伟大啊,何等的尊贵!世界上最尊贵的人,所以叫世尊,只有他一位!须菩提尊者在《金刚经》里张口就说,“希有世尊。”像佛陀这样最尊贵的大成就者、大觉悟者还托着钵要饭吃,这不是修忍辱吗?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家,他都欢欢喜喜,次第乞食。
“收衣钵”勤行精进
回来以后,“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这修什么呀?修精进,六波罗蜜里的精进。他吃完饭自己去洗碗、收衣钵,这是修精进波罗蜜,就是勤修持。
“敷座而坐”修习禅定
“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修禅定了。禅定,在佛教里边是非常重要的修持。《楞严经》《华严经》都讲,“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定才能开启智慧。六波罗蜜里第五波罗蜜,也是第五度,就是禅定。
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在现代佛教,要说谁修禅定,那成了怪物了,好像不是时尚,不应该做的。不修禅定怎么降伏其心?连自己的腿都降伏不了,那能降伏心吗?当然,禅定不单是打坐,行住坐卧都在定中,都是修行。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示范了,敷座而坐。所有的佛教修行人都要修禅定的,禅定在佛教里边非常重要。许多高僧大德,比如说四祖道信大师,他四十多年胁不沾席。什么叫胁不沾席呢?本来佛教主张吉祥卧的,释迦牟尼佛的涅槃像,卧佛相,是右侧卧,右手托腮,左手搭胯,这叫吉祥卧。吉祥卧的时候,右胁是沾席的,挨着床嘛。但是很多高僧大德,包括四祖道信大师,四十多年胁不沾席,还有神秀大师,他也是不倒单的。还有近代的广钦老和尚,去了台湾的,他也是不倒单的,就是睡觉也在打坐。所以说这些高僧大德,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是因为他们有禅定功夫,没有禅定功夫想成就,难。
有的人说我要往西方极乐世界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要修行的,莲花化生也是坐在莲花上的,也要打坐禅坐的,何况到西方极乐世界还不究竟。《华严经》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天一夜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一大劫,但是西方极乐世界它是个留学的地方,它不是终点站,哪里是终点站呢?常寂光净土,那里才是终点站,才是目的地,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最终要去的地方。
释迦牟尼佛为了方便,给大家讲,让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种方便说。东方净琉璃世界也非常好,与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平等无二。所以大家要明白教理、教义,不要听忽悠,明白了教理教义到处是净土,心净则土净,哪里都是净土。
所以说,修六波罗蜜,六度其中第五项就是修禅定,释迦牟尼佛用他的日常生活,在《金刚经》的第一段,一开头就讲六波罗蜜,从日常生活中就体现了六波罗蜜,示现六波罗蜜。
五度圆成 般若自显
六波罗蜜第六项叫做般若,般若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是大智慧、妙智慧。咱们平常把印度话的般若和中文的智慧连起来说,来表达般若的含义,叫般若智慧,这是六般若的第六项——般若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项圆满了,般若智慧就成就了。前五项是修行的过程,最后一项是修行的结果和目的,就是般若智慧,六度圆满。
所以说这短短的释迦牟尼佛托钵乞食这一段,就蕴含着大智慧,它不是无缘无故。这么一部伟大的佛教经典上来就说佛吃饭,好像吃饭无所谓,其实这里面蕴含着很大的智慧。
我们修大乘佛法,什么叫大乘佛法?就是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我们自己要修行,还要带领着我们周围的人都修行,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讲我们中国有大乘气象。
大家都知道《金刚经》主要是解决心的问题。前面讲过,须菩提尊者问释迦牟尼佛“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把心安住在哪里?怎样降伏它?释迦牟尼佛讲《金刚经》就是回答须菩提尊者的这些问题。所以说,《金刚经》就是解决心的问题,是心地法门。
然而佛陀在《金刚经》里,多处讲到布施的功德和福德,以及如何获得无量的功德和福德,如何获得大福报。对布施的功德和福德反复地比较、详细地阐释。为什么佛陀要这么开示呢?因为菩萨发菩提心想成就佛道,首先要修四摄六度,不修四摄六度,修行便无从谈起。
四摄六度从哪里下手呢?四摄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也叫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六度也好,四摄也好,都是以布施为首。布施统摄了六度,也统摄了四摄。所以《金刚经》的智慧就体现在布施上,也可以说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布施关系,每个人都在布施。
布施有种种
布施简单地说也叫普施,施舍之意。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能够得财富富有的福报。法布施能够得解脱的福报,能得智慧的福报,这个福是解脱福。无畏布施能得健康长寿的福报。布施对于我们生活的幸福息息相关。
财布施
财布施,就是拿出自己的钱财、钱物来,随方施与,给予他人,给众生以生存的条件,救济人家,比如哪里有水灾、旱灾或者是地震、海啸啦,你拿出钱、拿出衣服或者是拿出物品来救济人家,这都属于财布施。
法布施
法布施是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
佛教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十六个字,叫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道理非常简单,也非常深奥,大道至繁也至简。所以法布施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不是说大学教授们或是出家人们才可以做,居士、信众们也可以做法布施的。告诉人们要做善事、做好事,念一声阿弥陀佛,念一声观世音菩萨都是在做法布施。
汉传佛教叫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什么意思啊?就是不但自己要到佛教这条般若船上来,还要带领周围的人也到这条大船上来,一起成就,智慧到彼岸,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家都成就。所有信佛的人,包括已经皈依的、没有皈依的,都劝别人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弘扬佛法,这都是法布施,每个人都有这个义务。
《金刚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讲到一切布施中以法布施为最。财布施的福德虽然很大,但与法布施相比还有较大的区别,法布施的福德更加不可思议。即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比如《金刚经》中讲到,以盛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还比不上以《金刚经》短短的四句偈,受持读诵为人解说的福德大。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金刚经》充满了般若智慧,是诸佛之母、诸法之母。《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教人读诵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会让人们种下成佛的因和成佛的金刚种子,祛烦恼,开智慧,了脱生死,跳出六道轮回。
无畏布施
救护众生苦难,予以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叫做无畏布施。像志愿者、义工,以自己的劳动帮助别人,他们的行为也称无畏布施。
有的人想不开了,你开导他,这叫无畏布施。或者年纪大了,走不动路,跌倒了,你把他扶起来,这也叫无畏布施。用你的语言、用你的劳动来帮助别人,这都叫无畏布施,无畏布施也有非常大的功德。还比如说义工,是菩萨啊,他们是成就别人,成就大众,护持三宝,这个功德大得很,这是菩萨行。
一个微笑也是布施。为什么不能给人家微笑,让人家欢喜呢?佛陀讲“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这是《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原文。你让人家不欢喜了,佛能欢喜吗?
所以大家要记住,我们在社会上生存,互相之间都要友好相处。用我们的微笑,用我们的服务让众生欢喜,尽我们每个人的所能,使社会更加和谐,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的义务和责任。
老板与员工 布施两相旺
生活中处处可以做布施,比如坐出租车也是布施关系。什么布施呢?你坐出租车,出租车司机把你拉到你要去的地方,给你提供服务,这也在做布施。你呢,给人家付费,该多少钱给人家多少钱,这是财布施。一种无畏布施,一种财布施。如果你坐出租车的时候,给他讲讲佛法,告诉他佛教怎么好,这就是法布施了,更殊胜了。
企业做得好,做得成功,为大众提供就业的机会,也属于布施。因为员工上有老下有小,企业让大家安心工作,并帮助大家解决生活问题,这就是财布施和无畏布施。
佛商用佛法管理企业,用佛法的理念教育员工,让大家懂得佛法,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在完成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之余,还能够学佛修行,得到更大的福报,甚至了脱生死的束缚,这就是法布施。
反过来,员工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使他们能有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等于老板给他们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和条件,这是一种布施,是财布施。员工对企业,这布施是什么布施啊?是无畏布施。
仁炟三步一叩朝拜九华山,走到平邑县的流峪,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姓李,他非常聪明,非常有智慧。他请仁炟到他们企业给他的员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讲佛法。他这个企业总共有三百多人,三班倒,除了上班的之外,其余的二百多人都来听讲。
仁炟给他们讲佛法,讲因果报应这些佛教的基本知识,讲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他们懂得因果,懂得佛法,大家能够遵守纪律,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跟老板不是这种矛盾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这样他的企业才能够兴旺,兴旺发达。
佛商的觉悟要高于普通的商人。因为佛教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先从入世做起,不要抱怨。抱怨没有用的,埋怨也没有用的。怎么能改变这种局面?教育大家懂得道理,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佛商们把佛法介绍给员工,让员工学佛,使员工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知道众生平等的道理,懂得佛法来修行,开智慧祛烦恼,了脱生死。这是什么布施啊?就是法布施。一切布施中以法布施为最,最殊胜。所以员工与企业,就是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互相布施的关系,彼此都在布施,不应该是对立的。大家应该是和谐的。
我们社会提倡和谐,要把我们的企业打造成一个和谐的企业,让他们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不做坏事,遵纪守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来创造更多的财富,利及国家,利及众生,这是我们禅商佛商们的义务和责任。
从根本上说,《金刚经》就是解决心的问题。如何把我们那颗狂妄的心调伏了,是摆在面前的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世间福与解脱福
《金刚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以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就很大了,恒河沙数,很细很细的沙子,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七宝来布施,这福德能说小吗?应该说很大了。那么,这么大的福德还不如诵《金刚经》,乃至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这个福德大。佛陀这么比喻,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财布施和法布施的关系,说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法布施的福德和功德要比财布施的福德要大。
这里有个功德和福德的问题。法布施这是功德,他是无漏的;财布施这是福德,福德会得福报,福报是有漏的,等你报完了就没有了。但是法布施呢,是给人家以慧命,启迪人家的智慧,让人家能成就,开大智慧成就道业,这个福德和功德要大得多。
用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有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关系。功德是大概念,福德是小概念,功德里面包含着福德。福德是有漏的福报,它没有解脱福。而功德里边既包含着世间福,又包含着解脱福。
《金刚经》里面有十八处提到福德,有六处提到功德。凡是用法布施的时候,“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这得到什么?得到的是功德。
“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这里边都用的福德。刚才说过功德是大概念,它包含了解脱福和世间福。解脱福就是出世间福了。
那么福德呢,它仅仅是世间福。世间福会转化成福报,福报用完了它就没有了,所以叫世间福。这种福是有漏的。
解脱福是无漏的。因此说用《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来布施这种功德要比你满世间、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福德要大得多。财布施能够济人于一时,法布施能够济人于永远,所以这个福德功德是没法比较,没法比对的。
很多人看过电视纪录片《祈愿》,主要讲述仁炟2005 年三步一叩千里朝拜五台山的经历,同时介绍仁炟带领信众建设博山正觉寺的艰辛,其中的酸甜苦辣让很多人受到感动;甚至不信佛的人看过《祈愿》,对佛教产生兴趣而皈依佛门、修行佛法;有的人提高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有的因此与博山正觉寺结缘,进而参与到禅宗祖庭博山正觉寺的修复建设中。
因此助印流通《祈愿》光碟,既是财布施、法布施,又是无畏布施。
大家拿出钱建寺院、印经书、塑佛像,这既是财布施、法布施,又是无畏布施。一个寺院建成以后,会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地存在下去,会度化许许多多的人。每个人到寺院对佛菩萨一瞻一礼,都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种下成佛的因。能引领、启发他走上解脱之路,从而祛除痛苦无明烦恼,得大自在直至成佛。因此布施建寺院的功德利益也不可思议。
建正觉寺,不是帮着仁炟建,是为你自己建寺院,为你自己种福田,为你自己做功德,要明白这个道理。仁炟帮谁呀?仁炟是给佛菩萨打工的。咱们大家都给佛菩萨打工,佛教就兴旺了。
布施就是大智慧
布施就是大智慧。
你想发大财,你想使你的企业更加的兴旺发达,怎么办?修布施。这就是智慧。为什么佛陀在《金刚经》里头反复地讲布施,就这个道理。让大家开智慧,破迷开悟,明心见性,然后你有了智慧,你个人和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即使不做企业,你也需要快乐,也需要健康,也需要小康,也需要衣食具足。诀窍是什么?修布施。《金刚经》里边反复地讲布施,什么道理啊?大家去参、去悟。
菩萨四摄、六度都以布施为首。布施统摄了四摄,也统摄了六度。《金刚经》的智慧就体现在布施上,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布施关系。
如果你想知道洛克菲勒、卡耐基、比尔盖茨都奉行的同一条财富黄金法则,就读读《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这就是财富的因果法则。这本书的作者是乔·维特尔,是美国一流的畅销书作家,其作品曾位列《纽约时报》财经类排行榜第一名。现摘录部分文字与大家分享。
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
如果你想得到金钱的话,你只需要做一件事。
这件事也是这个星球上最最富有的人已经做过的,和正在做的事情。
这也是在无数古代经典中已经描述过,并在今天仍被推崇的事情。
这也是一件虽然可以带给任何人金钱和富足,但大多数人却害怕去做的事情。
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呢?
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身体力行这件事。他成为亿万富翁。
卡耐基,美国钢铁大王也做了。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亨。
到底这个最伟大的赚钱秘密是什么呢?
到底这个对任何人都有效的秘诀是什么呢?
将你的钱布施出去。
对。布施出去。
布施给那些帮助你触及你的精神世界的人们。
布施给那些启发过你,服侍过你,治疗过你,爱过你的人们。
布施,而不要期待回报,但是要坚信:回报一定会从某个地方来到你的面前,并且回报的数量会超过你的施与。
1924 年,洛克菲勒写信给他的儿子,解释了他关于布施金钱的行为。他写道:从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起,只要我得到金钱,就一定会布施出去;随着我的收入的增加,我也同步增加我的布施。
注意到他的话了吗?
当他的收入增加的时候,他也增加他的布施。在他一生当中,共布施出5亿5千万美元。
有人认为,洛克菲勒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公众形象,布施一点点小钱,装装样子而已。事实不是如此。在洛克菲勒公司里负责公共关系的人是李艾维(Ivy Lee) ,阅读李艾维的传记《取悦公众》,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种个人行为,洛克菲勒数十年来一直坚持布施,李艾维所做的不过是让公众知道这些事情而已。
美国著名广告家,宣传家巴努(P.T.Barnum)也布施金钱。我曾经写了一本关于他的书,《每分钟都有一个顾客诞生》(巴努曾有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个蠢货诞生)。巴努认为,有一种他称之为盈利性慈善的规律,施与,必将获得回报。当然,他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卡耐基也有庞大的布施数额。当然,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布鲁斯·巴顿(Bruce Barton),著名的BBDO广告公司的创立者之一,也是我的一本书《失踪的7 个成功秘密》中的关键人物,他也相信布施原理。
1927 年他写道:如果一个人一直为他人的利益服务,甚至这种善行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下意识的习惯,那么宇宙中所有的善的力量都会汇集到他的身后,成就他的事业。
巴顿成为一名畅销书作者,商界精英,无数项目的捐助者,当然,非常、非常的富裕。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早期的大亨们有的是钱,所以布施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钱无条件地布施出去。布施导致收获;布施导致富裕。
我再重复一遍:
布施导致收获。
布施导致财富。
但是,我在这里要谈的,是作为个人行为的布施。我要说的是——你布施金钱,你将收获金钱。
如果要我说人们在布施的时候经常会犯什么错误的话,那就是人们往往布施的太少了。他们紧紧攥住自己的钱,只让小小一股涓流从指缝中流出,作为布施。这也正是他们不会获得的原因。你必须布施,大量布施,才能进入生命的“获得”的洪流。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听到“布施”这个理念的时候。那时,我认为这只是那些希望从我们手中得到些什么的人的一个小小的伎俩,他们想让我们布施,而他们得到。
因此,当我布施时候,我表现得像一个吝啬鬼。自然的,我所得到的也和我所付出的相等:布施的少,获得的少。
直到有一天,我想真真正正地测试一下这个理论。
我很喜欢励志故事。我经常阅读这类故事,收听它们,分享他们,甚至传颂这些故事。我决定要好好感谢www.tut.com 的迈克·杜理(Mike Dooly)先生,因为他每天通过电子邮件和大家分享他所收集的励志故事。
我决定布施一些金钱。要是放在过去的话,我一般可能会布施个5 美元什么的,因为我害怕贫困,怀疑布施原理的真实性。但是这次我决定有所改变: 我拿出我的支票本,然后写了一张1000 美元的支票。
这是直到当时我一生当中最大数额的一次捐献。
是的,这个数目让我有些紧张,但也更让我感到激动,因为我决心做出改变,我要感谢迈克先生,更想看看布施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迈克非常震惊。从我的邮件中收到支票后,他开车回家时差点撞到人行道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他还亲自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我真是喜欢他那孩子气的惊讶,简直就好像我突然有了一张“百万英镑”一样。(注意这一点!)
我享受着这种“因为我他很快乐”的情绪。我很高兴我能捐钱给他。不论他用这些钱来做什么,对我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帮助了一个人,让他能够继续努力地从事我所信仰的工作,这种感觉简直太棒了。我当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要去帮助他,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愉快地回味那次捐助。
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有人想找一个和他一起写书的作者。这个工作最后给我的报酬是我此前布施出去的很多倍。
然后一个来自日本的出版商和我联系,希望买下我的一本畅销书《精神营销》的翻译版权。他们也给了我一笔多倍于我给迈克的钱。
也许你是一个怀疑论者,你会说所有这些事情都毫不相关——也许,在怀疑论者的脑子里,它们确实是没有关联的事情;但在我这里,它们是一回事。
当我捐钱给迈克的时候,我给自己和整个世界发出了一个这样的信息:我是富有的,我在宇宙的良性循环的洪流中。同时我也建立了一个吸引金钱到我这里的磁性原则:布施,就会得到。
布施时间,你将收获时间。
布施产品,你将收获产品。
布施爱,你将收获爱。
布施金钱,你将收获金钱。
这个小小的提示已足以改变你的财务状况。想想上个星期谁曾激励了你?谁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让你对生活、梦想、人生目标感到充实?
捐给这样的人一些钱。要发自你的内心去捐款,不要像一个吝啬鬼那样痛苦地布施。让你的布施发自“富足”而不是“贫乏”。不要期望从你的布施对象那里得到回报,但您可以预期,回报一定会来到。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一定会看到你的富足的繁荣。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
不住相布施
不住相布施的十大善果
《金刚经》反复讲到不住相布施。菩萨一切悉舍,心无贪着,是名布施波罗蜜。不住相布施得十种利益:
能降伏贪吝之烦恼;舍念相续,能真正行布施;与一切众生平等,不起分别心;生富贵家;生生世世发布施心;四众爱敬;入众中不怯畏,善恶的人都不生怖畏心;胜名遍处;手足柔软;能遇真正善知识。
何谓不住相布施
《金刚经》里,佛对须菩提尊者讲:“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行”发“恒”(héng)的音,不是行一次就得了,要坚持、持久。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那个“不”字有三个发音,注意听。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fǒu)。不(fú)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就应该这样做,“如所教住”。
什么叫不住相布施啊?
《金刚经》里面讲,“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刚才讲不住相布施,《金刚经》云:“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一段在《金刚经》里边至关重要!
应无所住,这是《金刚经》的经眼!眼睛对于人来说是不是非常重要啊?没有眼睛的世界是黑暗的,所以眼睛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那么《金刚经》的经眼就是“应无所住”这四个字,这是《金刚经》的核心,是《金刚经》的灵魂。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色在佛教里边是个大概念,所有我们看得见有形的东西都叫色。色界,物质世界都叫色界,我们能看见的都叫色界。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一般指物质世界,都要不住相,应如是住,不住相布施。不住相这个很重要,不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就是说用东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无量虚空那么多的东西来布施,也没有不住相布施的功德大,它的福德非常非常大。
什么叫不住相布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无相布施 心无染着
有一次,佛陀和阿难入城乞食时,看见一群孩童在路旁嬉戏。他们聚集沙土造成房屋和仓库,并以土做米,储藏于沙土造成的仓库里。
这时候,有一个小孩,遥见佛来,生起布施的心,天真地捧着沙土做的米供养给佛陀,佛陀微笑地接受。阿难很疑惑,为什么佛陀要接受这沙做的米?回到精舍,阿难合掌恭敬问佛:“佛陀,这小儿布施一点沙土,又有什么功德呢?这沙土做成的米,为什么您要接受呢?”
“阿难,你忘记了吗?佛法贵于发心的真伪,不在事相的美丑贵贱,这小儿发无分别心行大布施,不可轻视!小儿的泥土供养,于我涅槃后一百年间,将得到作大国王的福报,名叫阿育,而且其他小儿,都做他的侍臣拥护他。这小儿会兴隆三宝,于阎浮提遍布我的舍利,广建八万四千塔,令已信者增进善根,未信者有得度因缘。”
小儿布施一掬之土,因无恶浊染污心,是不住相的布施,以此之因得到做大王的福报。这就是佛陀所说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但是,如果说我们大家学学阿育王,明天拿点东西到佛前供供,来生也得一个治世圣王,办得到吗? 如何才可以做到无住相布施?
再讲个故事。
有相布施 心有执念
诚拙禅师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信徒都挤得水泄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议,要再扩建更宽敞的讲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一百两黄金,送到寺庙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建筑讲堂之用。禅师收下黄金,就忙着处理别的事,信徒对此态度十分不满,心想:一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这个禅师拿到这笔巨款,连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尾随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口袋子装的是一百两黄金呀。”
禅师淡然地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 信徒更是生气,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两黄金呀!难道你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就停下说:“你捐钱给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布施时要能不住相,不可以把布施当成买卖。
《地藏菩萨本愿经》不是讲,舍一得万报么?怎么一百两黄金就得一百两黄金的福报啊,这成做交易了么?实际这个信众的布施,就是没有不住相,应该是不住相布施,这个功德才大。你自己布施了,佛菩萨会给你记着的,龙天护法给你记着的,如果你念念不忘,佛菩萨就不用给你记了,你自己记好了么。所以不住相布施和住相布施是不一样的。那个信众一百两黄金就是在住相,不是不住相,是太着相了。布施完了就布施完了么,管它干什么?佛菩萨会给你记着的。
所以信众们,众菩萨们,不管你们布施多少,量力而行,不管哪儿建寺院,千佛塔寺也好,博山正觉寺也好,其它的寺院也好,大家都尽量地、努力地去做布施,做功德,种福田。但是不要住相,不要记着我往哪个寺院布施了多少,哪个寺院布施了多少,你这个一住相了,就麻烦了,那你就自己记吧,佛菩萨就不会再给你记了,这个福报是有限的。所以布施是智慧。《金刚经》一上来就讲,布施是大智慧。
福慧具足 菩萨妙行
福慧双修 缺一不可
正觉寺药师七佛殿两边一个“慧”字,一个“福”字,那么作为佛教的信众们,应该修什么呢?福慧双修,既要修福,还要修慧。就像车的两个轮子一样。一个轮子的独轮车,它跑不久远的,两个轮子的车才能载重多,跑得远。所以说 “福”和“慧”,就像车的两个轮子,又像鸟的双翼,缺一不可。
“布施”是修福,“不住相”是修慧。不住相布施便是福慧双修同时具足的菩萨妙行。
古人做偈子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就是指单修一边,是成就不了的。尽管罗汉也修慧,但不舍自我的智慧终究是小智慧,佛陀是福慧二足尊,福慧双修才是成佛的大道。
布施累积 成佛资粮
修福是指做善事利益他人而获得相应的福报。六度里面的布施是利益他人的最直接的行为,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通过布施来利益大众。因此布施是修福的最佳代表。
修福固然是成佛的资粮,但有了智慧才能发挥无穷的力量,会更多更广地利益大众。例如闷头做小生意,资本只能一分一分地攒。而以智慧资金做一定的投资,那回报会增长数百倍甚至更多。
如何修得大智慧,能够在滚滚红尘中帮助众生而不迷失?
不住相得大自在
布施虽然有极大的功德利益,但不要念念不忘自己行布施,更不能每天计算自己做了多大的功德,期待着何时得到大的回报和福报。那种做法得到的福德将很有限。
佛陀在《金刚经》中多次讲到无住相布施殊胜的功德利益。无相包括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布施的人、无受施的众生、无布施之物,也没有布施的时间。
常人之所以不能摆脱烦恼,就是因为执着于世间的名利地位,各种的贪执迷恋。如果把这些都放下、都看破的话,那大家会自在许多,得大自在。通过布施,利益社会,利益众生,那么我们大家自私自利的心念就会越来越小,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把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转变成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这叫转识成智,这就是修行的过程。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也成就自己的道业,开启自我的智慧,享受布施的快乐和幸福。
不住相布施更可贵之处就在于,修行者通过修不住相布施,泯除人、我、物的分别,三轮体空,打破人我界限,进一步舍弃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法相和空相,没有贪执迷恋,也没有烦恼,心灵安宁,这才是大智慧的境界。
第三章 佛法在平凡处
一切法皆是佛法
《金刚经》云:“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开口,已经在讲《金刚经》了,不是通过言语宣讲,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怎样来修行。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佛就穿起袈裟,端上钵,步行走到舍卫大城乞食。托钵,乞食,返回,吃饭,整理,清洁,打坐……从头到尾,清净安宁、威仪具足,而且自然而然。释迦牟尼佛的一举一动,无论吃、穿、住、行、出、入、坐、卧,一切自然成仪。
参禅何须山水间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地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次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地净化我们的身心,改变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地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感谢说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寺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古德说:“热闹场中作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持。
一个人,从无始劫以来,有许许多多的毛病习气。克服这些毛病习气的过程就是我们修行的过程,其实人类最缺少的是智慧,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贪、瞋、痴、慢、疑、恶见,这些烦恼都是自己的敌人。作为修行人来讲就是修这个,修清净心。
就像养花一样,经常地换水,经常地修剪才能保持我们这颗清净心,修我们的清净心。在家里照样可以修行,而且是大修行。佛门有一段话,“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佛不二嘛。
从修行的角度说,在家修行是大修行。因为在社会上,在市井中,有各种各样复杂纷纭的矛盾,你要面对你要处理,要历事炼心,在处理的过程中提高本领。通过诵《金刚经》,用《金刚经》来指导工作,指导生活,指导行为和思想言论,通过历事炼心来提高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觉悟。
咸淡有味 随遇而安
弘一大师在出家以前,叫李叔同。近些年来,有很多关于弘一大师的书籍、电视连续剧。“二十文章惊海内”,就是说弘一大师出家以前,非常有才华,他的诗词、书法、篆刻、音乐、绘画都是很了不起的,是大师级的人物。当他出家以后,安贫乐道,严守戒律,被追认为律宗的第十二代祖师。弘一大师是出家人学习的榜样,当然也是信众、居士们学习的榜样。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是弘一大师的朋友,他们都在河阳教书。有一次,他去看弘一大师,看到弘一大师吃饭的时候,一碗白米饭,一碟咸菜,夏先生不忍心,说:“你不觉得这个咸菜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咸有咸的味道。”
弘一大师吃好以后,端一杯开水,这里面没有茶叶,就一杯白开水。夏先生又问了:“怎么没有茶叶啊,你平常就喝这个白开水啊?”弘一大师又笑一笑,“开水虽淡,淡有淡的味道。”
夏先生又来到弘一大师的住处,一看,哎呀,床上铺着席子,席子下面有臭虫,大白天臭虫还爬到床上来,招摇过市。夏丏尊一看臭虫就皱眉头,说:“老朋友啊,你看你这床上那么多臭虫啊。”弘一大师讲,“就几只,就这么几只而已。”
你看,在弘一大师看来,吃咸菜,咸有咸的味道;喝白开水,淡有淡的味道,都有味道,都很好,都是修行。至于房间里的臭虫,他一点也不烦,不像一般人一样上去一巴掌把它拍死,他不打的,用自己的鲜血来供养臭虫。当然到这种境界,臭虫就不咬弘一大师了,因为他清净啊。弘一大师把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一条毛巾用了三年,已经用破了,他说还可以再用。弘一大师的生活可以说咸淡有味、随遇而安。
日常生活中,能安住真心,降伏虚妄,才是真功夫。关键是有一个自己在修的意念。最终到了修而无修,去一切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成就了。
佛菩萨请客
一天中午,仁炟到六和楼过斋。有几个人,他们是到莲花山游乐场去玩的,到中午了,来到正觉寺斋堂,有一个小姑娘就问:“吃饭要钱不?花多少钱?”义工就讲:“这儿不收费。”
他们挺高兴,坐下来就吃。要别的寺院,可能有的就不愿意,怎么坐这儿就吃?这因果关系呢?因缘果报呢?没有了吗?
不对的。她吃了佛家的饭,种下成佛的因,等于结个佛缘,何乐而不为之呢?这也是不住相布施,布施一顿饭嘛。又没有山珍海味,几块钱的事儿,跟人要这个钱干什么?算大账别算小账。他能学习佛法能修行能成道,寺院的常住出家人都会欢喜,佛菩萨也会欢喜的。
从入世修出世
修行的目的是“出世”,了脱生死,跳出六道轮回。然而修行的次第首先要从“入世”入手。
出家人在寺院里居住生活,也得先做事,不是在那儿整天两眼一闭打坐。打坐也是修行,这是修慧,但是仅仅打坐你没修福啊,将来会托空钵的。出家人也得福慧双修,修福修慧才可以。在家居士、在家信众也是这样,都要修。
时时处处 皆可修行
日常生活中,要能够安住真心,调服虚妄、狂妄的心,这才是真功夫。关键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修的概念,时刻提醒自己要修行,不要把自己等同于一般人、普通人。你是修行人,要有一个修行的观念,时刻提醒自己要修行,包括行住坐卧,吃饭睡觉,工作生活都在修行,这是关键。
多数人一开始的修行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而少有一开始就想着为他人谋福的。但是在佛法的大道上,想要完成自我解脱,必须先要放下自我的念头,舍弃“小我”。尤其是菩萨道修行,“自度”和“度人”是一件事情,越是利益众生,就越“无我”,也就越接近觉行圆满的佛境界。
入世历事炼心
“入世”不是要堕回放纵声色的状态,而是要叫大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世间法中修行,在社会上要积德行善,众善奉行,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世界上的利益、诱惑、贪欲的诱惑,都要把它当作实践佛法的对象,而不执着,不受这种诱惑,这样来历事炼心,这才是真的修行,也是大修行。
没有入世也就谈不上出世,超越一切的大解脱,首先要从眼前开始,连穿衣吃饭都不能摆脱烦恼,就更谈不上看破生死的大事。所以佛教给大家,教大家从入世着手,从眼前的穿衣吃饭开始,安住出世超脱之心,把这颗心安住在出世的超脱之心上。
修在当下 阳光人生
三心不可得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正觉修持法要》里有:“三心不可得。安住当下修。”
“过去心不可得”,“过去心”是指过去的心念和已经发生的一切事,已经过去了,无法追得回来。
“现在心不可得”,当下的心念和当下正在进行的事情,刹那间变成了过去,也是无法掌控和拥有的。
“未来心不可得”,未来的心念和未来的事情,还未发生,无法预测,更不可能掌控。当然可以做计划。未来的事情只能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下去处理。
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没法控制的。佛门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就是无常。众生刹那生灭的心,它念念不住,息息流变,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呢,要想掌控和拥有过去、现在、未来变化的心念和事物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的事情不停地在变化,这是变化的普遍规律。包括我们人自己,现在的你、这一刹那的你,不是刚才一刹那的你。每秒钟变化多少次?美国科学家研究出,每秒钟每个细胞变化的次数是十的二十二次方。所以说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你是拽不住的。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你把它用钉子钉住不让它飘,可能吗?不可能的。这就是诸行无常。包括财富,它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也在不停地、不断地变化。现在归你,未来不一定归你。财富不是你自己的,可以归你支配,但是永远不属于自己。这就是诸行无常的道理。
世间诸事,时时变易,停不住,也留不下,不能永恒不变。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无常。
安住当下修
既然三心皆不可得,难道我们就只能听之任之、无可奈何了吗?
其实也不尽然。过去的虽然无法追回,但还可以反省、忏悔与修正;未来如云,无以预测与掌控,但可以策划与展望;至于“现在心”,我们同样留不住,但它却是三心之中我们唯一能触及到的。
“现在心”就是我们“当下”的一念,要抓住当下这一念。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做错的事可以忏悔,可以检查检讨,总结经验教训;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把握当下做好它,使自己的心念平静清净,把事情做好;未来的事情我们可以规划,怎样使未来的事情做得更好。也就是说,对过去的反省、忏悔与修正,须求助于“当下”的一念,对未来的策划与展望,亦需“当下”的一念。没有当下,也就没有过去与未来可言了。
我们唯一触及到的就是当下这一念,所以正觉寺有个理念“修在当下,阳光人生”。
关键是“当下”这一念。你坐禅也好,念佛也好,都是修的当下这一念,包括做事经商也是当下。
千万别小看了自己的“当下”一念,潜流不息的刹那“当下”,种下无数或善或恶或非善非恶的业因,影响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当下”连起来的话就是一个串儿,就是一个链条。你每一个链条做好了,链条的每一环做好了,把它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就形成历史。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要修我们当下的清净心;从做事的角度来说,要做好你当下的每一件事。这个当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当下的话也就没有过去,也就没有未来,所以一定要把握当下。
三心之首要,在于现在心,即“当下”也。这一念如果用得好,是善念的话,你就会积累下许许多多非常大的功德,以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如果当下这一念不是正念的话,就会种下许多的业因、恶因甚至是恶缘。
要修在当下。在每一个当下都要有善念,都要有微笑,都要阳光,对每一个人都把他们看成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师长,要善待别人,把握好当下这一念。
过去很多高僧大德讲“活在当下”。仁炟不同意这个说法。为什么?杀人放火也是活在当下,声色犬马也是活在当下,吃喝嫖赌也是活在当下,哪个不是活在当下?应该怎么说呢?仁炟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修在当下”。要有个修行的理念,修行的概念,修行的信念,时刻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修行人。
贫女宏愿供灯 蒙佛授记
据《贤愚经》记载,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国中有一个女人,名叫难陀。她生活贫穷,孤身一人,依靠流浪讨饭为生。常常看到国中王公贵戚,大小臣民,一个个都备办斋饭供养佛陀和众僧。不由心中自思:我前世罪孽深重,此生处于贫穷卑贱之中。今生遇到佛陀出世,虽有广大福田,但不能种下善良种子。
难陀想到此处,心酸感伤,深深忏悔自责前世罪孽。于是四处讨要,也想给佛陀和众僧做点微薄的供养。她每日不停地乞讨,终于得到了一枚金钱,便拿着这枚金钱到卖油者家中,想用这枚金钱买油。
卖油者说:“一枚钱买的油,少无所用,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难陀就把她买油供佛的想法全部告诉了卖油者。卖油者可怜同情难陀,就加倍给了难陀一些油。
难陀得到油后,心中非常高兴,将所得之油盛足一灯。于是拿着油灯,来到祇园精舍供养佛陀。把油灯放在佛陀面前的众灯之中,自立佛前,发誓祈愿:“如今我贫穷困苦,只能用此小灯供养佛陀,祈愿以此功德,让我来世得到智慧和光明,灭除一切众生的愚昧黑暗。” 难陀发誓之后,便向佛陀致礼而去。
过了整整一夜,所有供灯全部熄灭,唯有难陀供献的这盏油灯独燃明亮。当时正好轮到佛弟子目犍连尊者值班,第二天天亮,目犍连尊者便去收拾灯盏供具,看到这盏油灯独燃发光,灯油灯芯都无减损,就如新点燃的一样。心想:白日点灯,没有大用。便举手搧灭此灯,可这灯火焰如故,一动不动。目犍连尊者见灯不灭,又用衣服去搧油灯,油灯还是照样不灭。佛陀看到目犍连尊者要搧灭此灯,就对目犍连尊者说:“如今这盏油灯,不是你们声闻弟子的神通力所能熄灭的。就是你用四大海水浇灌它,让巨大的山风吹卷它,也难以把它熄灭。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它是一个发下宏愿、广济众生的人所供的油灯。”
佛陀刚对目犍连尊者讲过此话,贫女难陀就来到佛陀面前,叩头施礼。当时佛陀即给贫女难陀授记:“你在来世第三阿僧祇百劫之中,可以成佛,名叫灯光,十号具足。”
贫女难陀得到佛陀的授记之后,心中万分高兴,长跪佛前,请求出家。佛陀便允许她作为比丘尼加入了僧团。
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灯在佛教里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智慧。智慧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才是大成就。释迦牟尼佛觉行圆满。所以这个光明智慧对人生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说当下的一念,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创造我们的命运,所以要把握好当下的一念。
善护当下念
《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到“善护念”三个字,简单地说,就是要我们妥善地照顾自己的当下一念。
善护念,实际上已包含了所有的修行方法。至于如何去妥善地照顾当下的一念,方法上也许各异,但却是殊途同归。
譬如,念佛当下的一念,就是阿弥佛陀。参禅者参的是当下一念,基督教徒的忏悔是针对当下一念,儒家讲诚意正心也是针对当下一念的。
当下的一念,如果是不能自觉,而是心随境转,那就是无明;如果呆滞地陷于空洞的状态,就成为昏沉和无记;如果能保持一念清净,用心若镜,那就合于戒定慧。因为妄念不起,不造恶业,自然就是戒;如如不动,心不随境转,那就是定;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那就是慧,戒定慧都有了。
于一切时处,不住相修善即善护念。所以说,当下的一念非常重要,大家要把握当下,修在当下,让人生充满阳光。
以平等心 善待一切
最后,希望大家把《金刚经》的两段话作为座右铭。佛在《金刚经》里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要把握住。很多人总是在那儿分别,在那儿比较,这个好还是那个好。修行也是,这个法门好还是那个法门好。佛告诉我们:“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就像到药铺抓药一样,你说人参好还是甘草好?仁炟告诉你只要治病就好,药无贵贱,没有好坏。人参好,大补元气,整天吃人参,用不了三年,玩儿完。中医讲究配伍,君臣佐使八纲辨证。处方还有加有减呢,中医大夫根据每个人的脉象,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来决定这个处方。固定不变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也是不住相。不要在那计较,这个宗怎么样那个宗怎么样,不要有分别。
正觉寺主张佛教各宗各派平等团结,这样佛教才能够兴旺,才能够发达,否则在那打派仗有用吗?跟了脱生死有关吗? 无关的,没有用的。
结 语
《金刚经》这部经典太重要了。它能够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解放。《金刚经》也是一部高深的生活心理学。它能够让我们祛除烦恼,净化心灵,为生命注入希望和活力,把一切变得圆融快乐和自在。
开启般若智慧,无论境地如何,均能境随心转。《金刚经》蕴藏无尽智慧,希望大家坚持诵持《金刚经》,普瞻华严圣境,同迈灵山妙门!
愿大家在《金刚经》的智慧指引下,修福修慧,财源滚滚,事业兴隆,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回报社会,利益众生,同证菩提!
本书免费结缘,可在“正觉法宝流通”淘宝店恭请:https://shop115409732.taobao.com/
分享按钮